伊园甸2024永久免费跳转_已满18点从此进入在线通道_成品人视频w站免费看入口

深圳: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

  • 发布日期: 2019年3月9日
  • 分类: 媒体报道

纵观全球,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强调,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新引擎。

深圳对于创新驱动有着深刻感悟和自觉践行。目前,全市正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及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发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深圳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作出贡献。

增强技术创新源头供给能力

科技创新要取得突破,需要基础设施、创新载体等“硬件”支撑。反过来,创新载体也是考量创新实力的重要标准。

深圳建市之初,科技基础几乎为零,没有一家“大院大所”。1996年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创建,开启了中国新型科研机构的崭新探索。该院扎根深圳、放眼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投入机制、用人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打造出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以亮眼的成绩单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截至去年底,该院拥有发明专利470项(授权282项);累积投入9亿多元,紧密围绕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建设了40多个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同时积极参与粤港澳创新战略及政策相关研究;累计孵化企业2500多家,培养上市公司21家。

目前,围绕基因组学、超材料、大数据、石墨烯等前沿领域,深圳推进组建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培育4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近年来,深圳实施原始创新“补短板”计划,聚焦大装置、高平台、前沿领域,实施重大基础科研专项,建立目标型科研项目管理体系。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要求,高标准建设鹏城实验室,积极推进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广东省实验室建设。稳步推进省部共建肿瘤化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实现我市院校类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2018年,深圳新增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创新载体189家,新设基础研究机构10家,累计建成创新载体1877家。

优化创新体系激发活力

目前,深圳正着眼于形成创新的叠加效应,推动科技、产业、管理、金融、文化、商业模式等方面创新的有机结合,推动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

市科创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充分发挥政府支持的引导作用,累计资助建设创客空间195个,孵化器128个,创客服务平台98个。支持特色众创空间优化升级,推动柴火、开放制造等众创空间面向硬件创客群体,提供种类丰富、功能强大的模块化开发工具、小批量生产和资金对接等综合孵化服务。

连续10年举办的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已成为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平台,累计吸引2.3万个项目参赛,获奖项目570个,吸引社会投资约12.7亿元,培育出6家上市企业,4家高成长性企业,85家新三板企业,43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参赛和获奖项目创造税收超过11亿元。

目前,深圳正实施科技金融扶持计划,通过银政企合作贴息、科技保险、天使投资引导、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和股权投资项目,撬动银行、保险、证券、创投等资本市场要素资源支持企业创新创业。

为人才奋勇创新提供舞台

无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是深圳的创新事业,人才起着决定性作用。

深圳慧眼识才,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为他们奋勇创新、脱颖而出提供舞台。

黄源浩,3D视觉领域的新星。2013年,他从国外来到深圳创业,吸引了一批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奥克兰大学、加州大学等知名高校院所的年轻人回国,一些国际知名科技企业的资深专家也先后加入这个团队,在深圳奋力开创一片新天地。

短短几年,黄源浩创立的奥比中光已成为国内第一家自主完成3D计算芯片及3D体感器研发,同时也是唯一已经开始同类设备量产的高新技术企业。

在深圳,越来越多的海归博士成为创业先锋。柔宇科技、云天励飞、奥比中光、朗科、迅雷等一批海归企业,在深圳创新发展中已崭露头角。

强化人才支撑、大力构筑科技创新人才高地,是深圳创新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深圳对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呈现井喷式增长。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510万,累计认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2480人。


http://sztqb.sznews.com/MB/content/201903/09/content_582726.html

呼和浩特市| 上高县| 赤峰市| 乐清市| 临清市| 平谷区| 周宁县| 吉林省| 调兵山市| 凯里市|